2018-04-25 00:00:00 來源: 點擊:4706 喜歡:5
當前,建筑業企業普遍采用內部承包責任制方式進行經營管理,落實工程項目建設的全部責任。內部承包人一般是企業員工,對內繳納一定比例的管理費,對外以企業名義全面履行建設合同全部義務。在這種經營模式下,企業財務管理存在不足,財務人員普遍存在“以包代管”的誤區。財務人員只關心企業管理費用和稅金收取,忽視了工程款催收、支配等全過程監管,給企業造成大量訴訟案件。
建筑業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的特征
建筑業企業由于其工期長、資金周轉慢、施工項目分散、參與主體眾多等特點,其面臨的財務管理風險也有其獨有的特點。
一、建筑業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較高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資產負債率較高,說明外債比較大,財務風險大。一般而言,建筑業企業資產負債率保持在60%為宜。
二、建筑業企業的應收賬款較多
當前施工市場中普遍存在的“墊資”、“壓價”和“拖欠”成為制約建筑業企業發展的三座大山,使得建筑業企業流動資金短缺,財務狀況惡化。資金是企業的血液,如果不能及時清理工程欠款,有效回籠資金,大量建筑業企業會出現“資金流”斷流,企業經營舉步維艱。造成建筑業企業工程欠款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
(1)施工市場的不規范競爭。建筑業行業競爭十分激烈,施工企業不斷增加,其生產能力已經過剩,形成“僧多粥少少”的局面。企業為了承接工程,立穩市場,不得不接受發包方眾多苛刻條件如墊資和大額保證金等。
(2)建設單位、總承包單位不全面履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全部付款義務;建設單位并未按照建設主管部門的要求向建筑業企業提供工程款支付擔保。
(3)一些建筑業企業尚未建立有效內部風險控制機制,企業“依法經營”的能力不強,建筑業企業大量流動資金被建設單位占用,一方面大額應收工程款的賬面處理,在表象上粉飾了企業的經營成果;另一方面會影響企業流動資金周轉,最終影響企業的正常開支和生產經營。
財務管理風險來源
建筑業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形成的具體原因眾多,且各個風險點交錯發生。
一、內部承包合同管理風險
1、一些內部承包合同表述方式缺陷引發爭議。如某些內部承包合同的表述方式為目標考核控制狀,其中包含項目管理委托書。該表述本意是為了規避“掛靠”等說法,從而賦予合同的合法效力,但部分不誠信內部承包人持委托書向外借款、引入合伙人、賒欠材料引起起訴案件及公司賬戶被查封等。
2、內部承包合同部分約定不明確。如有關統籌費、各項規費等條款約定不明確,引起爭議。
3、內部承包合同不及時簽訂。建筑業企業財務部為實際施工人墊付各項款項后,需要向實際施工人追償時,卻發現實際施工人與建筑業企業尚未來得及簽訂內部承包合同。
二、項目經理借款風險
建筑業企業為了支持工程項目建設,往往會出借部分資金給項目經理。雙方達成借款合同,并由項目經理出具借據,所借款項用于支付工程材料欠款、民工工資等項目支出。當項目經理不能及時歸還時,建筑公司可否起訴項目經理主張權利呢。
這個問題司法實踐中存在爭議:持有肯定觀點者認為,雙方達成的借款合同體現了雙方真實意思表示,該民事借貸行為受法律保護。
例如:浙江維良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偉良、黃智才代理某建筑業企業起訴項目經理歸還借款獲得勝訴的案件給我們眾多啟發。
【案例】
A單位與第一被告熊某甲、第二被告陳某乙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中,原告A單位向法院中請財產保全,要求查封被告熊某甲所有的房屋(價值51萬元為限),并已提供擔保。
原告A單位訴稱,2009年4月,第一被告向原告借款51萬元,并書面約定了借款的期限、利率等內容。該筆借款經過第一被告指定直接打入鋼筋材料商賬戶,第二被告對該筆借款承擔保證責任。借款到期后,第一被告未歸還,第二被告也未履行擔保義務。原告要求第一被告支付本金和利息,由第二被告承擔連帶責任。被告抗辯認為:“第一被告是原告公司的項目經理,借款的用途是購買工程所需要的材料,而工程是原告承包的,原告起訴被告等同于自己起自己,因此認為本案件作為民間借貸貸關系不成立。”
原告A單位認為:第一被告雖然是原告公司的項目經理,工程也是原告承包的,但第一被告是工程的實際承包人,和原告實行的獨立核算和自負盈虧的內部承包責任制度。本案件是民間借資關系,原告和建設方是建設工程承發包法律關系,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法律關系。最后,鹿城區法院支持了原告全部訴訟請求。
持否定觀點的人認為:項目經理向公司借了大筆的錢用于公司項目,如果虧掉了很難起訴。如果公司起訴項目經理后,項目經理就會抗辯所借的錢已全部用到工地,該借款是職務行為。項目經理所借的款項全部用于所施工的工程項目之中,相當于工程款的預支,建筑公司應將借款金額并入項目經理已收工程款,并在辦理內部決算后才可起訴法院可以判決原告敗訴,主要理由為:
所謂項目部借款并非單純的民間借貸行為。《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2009年9月8日浙高法2009297號)》第2條規定,人民法院應按照該借款發生的基礎法律關系予以審理。
三、工程款不規范支付風險
1、建設單位將工程款打人項目經理(內部承包人)指定的個人賬戶、其他公司;
2、內部承包人向建設單位借款,被建設單位列為施工單位預支工程款;
3、建設單位以支付工程款的名義向金融機構借款,同時由施工單位擔保但所借的款項只有部分支付給施工單位。
四、財務核算的滯后性和不準確性
1、財務核算的滯后性性。
主要體現在建筑業企業長期不和項目承包人對賬,彼此間的債權債務不明確。一旦工程結束時找項目經理對賬,項目經理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態度,拒絕在對賬單上簽字確認。
2、財務核算的不準確性。
(1)財務核算數字不準確,特別是企業代付的租貨費、材料欠款、民工工資、退回的保證金等,未讓內部承包人簽字確認或者在對賬單上簽字者并無項目承包人的書面委托書,造成內部承包人賴賬的現象。
(2)財務核算信息不真實。由于財務人員的能力不足,或是工作失誤,或是基礎資料不準確等因素導致財務資米料披露的會計信息出現背離事實;一些企業根據財務證據起訴欠款者存在證據不足的現象。
(3)財務核算原則與客觀情況不符合。根據內部承包合同約定,財務人員將項目承包人所承包工程的一切稅金費用列為內部承包人應承擔內容,這是無可非議的。但是并非該項目的一切支出都應當由內部承包人承擔。如A企業將其起訴某項目承包人B所花費的訴訟費用、律師費用皆列為被告B應承擔費用范圍。這樣賬目處理不一定能得到法院支持的。
五、財務人員的道德與責任風險
1、部分財務人員系雖是建筑業企業委派,但其工資直接由項目部發放,就會
失去獨立性,容易產生道德風險和行為風險。
2、個別財務人員缺乏責任感,在支付相關款項時未認真核對金額、用途、收款單位等票面信息。企業為項目部墊付材料款或民工工資前,應當取得委托付款書的原件,并仔細核實票面信息。如僅僅憑項目經理的承諾書傳真件,不構成支付的授權。
六、企業稅務發票管理不完善
1、有些企業為了避免繳納企業所得稅,隨意擴大項目成本,虛減利潤。
2、一些材料商、分包商向建筑業公司提供假發票,建筑公司項目部未如實列
支并提供有效稅務發票。
3、企業不規范開具發票。
曾發生這樣的案例::某分包單位委托總包公司代為支付民工工資。在總承包單位實際付清工資前,該分包單位會計就僅憑總包公司財務人員的電話就開具一張收據且載明“現金收訖”。后來雙方因工程款結算發生爭議,總承包單位堅持認為總承包單位已經履行墊付工資義務,事后再由分包單位開具載明“現金收訖”的收據。該案件中如果分包單位無法提供相反證據,法院可以認為總承包單位已經墊付了工資。
4、財務管理嚴格的單位,沒有發票一律不予付款。但是嚴格取得發票的原則應當“與時俱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如A建筑業企業與B供應商達成付款的法院調解書。該調解書確定,由A企業在簽訂本協議7天內支付法院調解款5萬元,逾期加付違約金1萬元。調解成功后,當A企業法務部拿著調解書要求財務付款時,財務人員態度堅決:“供應商不提供發票,不得支付調解款。”于是B企業申請執行,A企業多承擔了違約金1萬元。
七、銀行賬戶借用風險、查封風險
為了借款便利,一些項目負責人將其對外的借款匯入曾掛靠的建筑業企業從而引發爭議。
例如,洪某于2006年7月與原告方某簽訂借款合同,由洪某向方某借款40萬元。其中方某將40萬元直接打入洪某曾經掛靠的公司賬號。后后因洪某未及時歸還借款,方某就把洪某曾經掛靠的公司列為被告。法庭中雙方各持己見,分歧很大。雖然建筑公司主張,其與出借人方某并無任何借款合同關系。但法院認為為,該錢無論是洪某個人借款,還是公司誤收款項,公司都應歸還。最終法院主持調解確定由公司代付支付借款本金。故如如果有類似非經營性資金流入,建筑業企業可考慮讓項目負責人及時提供轉賬申請,以及匯款人的轉賬說明。
上一篇:住建部新版合同發布!2018年簽合同必須注意5個細節、10個事項、23個坑!
下一篇:4個經典案例告訴你,工程項目結算的“坑”有哪些!